全国服务热线:17721208078
18201803950
360体育直播在线观看 Success Case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重庆:探索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

时间: 2023-09-08 15:56:07 发布人: 行业动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重庆市发改委等10部门印发《重庆市“十四五”清洁生产推行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出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鼓励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应用。鼓励工厂、园区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发展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

  加快部署“光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探索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

  在城市公交、出租车等领域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推进长江游轮节能技术改造。布局建设充电桩和LNG加注站。鼓励建设一批加氢示范站,加强氢燃料车辆使用宣传引导。

  市级有关部门,相关的单位,各区县(自治县)发展改革委,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万盛经开区发展改革局:

  现将《重庆市“十四五”清洁生产推行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为深入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系统推进重点领域清洁生产,全方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发改环资〔2021〕1524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到2025年,我市清洁生产水平全方面提升。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14.5%、15%,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4.32万吨、0.18万吨、3.68万吨、1.06万吨。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100%。

  1.强化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领先水平。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落实能耗“双控”目标和碳排放强度控制要求,强化环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约束,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2.大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强化全生命周期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带领企业改进、优化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减少产品和包装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聚焦生态环境影响大、消费需求旺盛、对产业链供应链有重要影响的工业产品领域,推广绿色设计理念及方法、开发绿色设计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制定绿色设计有关标准。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绿色设计平台,强化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协同关键技术供给,加大绿色设计应用。

  3.加快清洁能源和清洁原辅材料替代利用。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鼓励氢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应用。鼓励工厂、园区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发展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有序推动燃煤自备电厂和热电联产机组“以气代煤”。推进原辅材料无害化替代,减少含汞、六价铬、铅、镉、砷、氰化物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使用,降低产品中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大力推广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粘胶剂、清洗剂等的使用。将使用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的重点企业优先纳入清洁生产审核计划。

  4.全方面开展重点行业清洁低碳改造。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律和法规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围绕重点行业领域,全方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动能源、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印染、造纸、化学原料、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加强资源耦合和循环利用,创建“无废园区”和“无废企业”。

  钢铁行业。加大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推广烧结烟气内循环、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转炉烟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等技术改造,完成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推广薄带铸轧、铸坯热装热送、在线热处理等技术,推广高参数发电机组提升、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低温余热多联供等先进的技术,通过梯级综合利用实现余热余能资源最大限度回收利用。

  化工行业。开展高效催化、过程强化、高效精馏等工艺技术改造。推进精细化工微反应、化工废盐无害化制碱、废硫酸高温裂解等工艺。

  有色金属行业。电解铝行业推广高效低碳铝电解技术。氧化铝行业实施高效溶出及降低赤泥技术。

  建材行业。推动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料。推广水泥窑高能效低氮预热预分解先进烧成等技术。实施水泥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超低排放、玻璃行业熔窑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余热利用(发电)“一体化”工艺技术和成套设备改造。

  机械行业。持续推进基础制造工艺绿色优化升级,实施绿色工艺材料制备,清洁铸造、精密锻造、绿色热处理、先进焊接、低碳减污表面工程、高效切削加工等工艺技术和装备改造。

  1.提升农业生产投入品减量化、绿色化水平。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监督管理,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推广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堆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模式,加强病虫抗药性监测与防治,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农药用量。推广使用易降解、易回收、全生物降解地膜和加厚农用棚膜,使用无毒副、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加大对违法违禁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处罚力度。

  2.持续推进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清洁化。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形成高效、清洁的农业生产模式。深化测土配方施肥等高效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用水计量设施配置等工程,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节水技术,降低农业用水消耗。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减少抗菌药物用量。加快构建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

  3.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因地制宜实施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培育专业化秸秆收储运服务机构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推广粪污全量还田、污水肥料化、固体粪便堆肥利用、异位发酵等多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完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农田地膜残留调查与监测,开展加厚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防治农田白色污染。

  化肥减量增效。推广配方施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化肥减量重点技术。以果菜茶生产(示范)基地和优势(产)区为重点,开展有机肥示范推广。

  农药减量控害。推进绿色防控,推广物理、生物等农药减量技术。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培育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

  实施节水灌溉。争取实施合川区东风水库中型灌区、永川区上游水库中型灌区等35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万亩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还田示范基地、秸秆有机肥生产厂、秸秆青贮饲料示范基地、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等建设,建立村级秸秆收运组织。

  农膜回收利用。构建“区县贮运中心—乡镇级回收网点—村级回收网点”三级回收利用体系,建立村级农膜回收网点8000个以上。实施农田地膜残留调查与监测项目和加厚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项目。

  1.推动新建建筑用能清洁化低碳化。探索在具备资源利用条件的区域推广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强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实施质量,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推广热泵、冰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在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机场航站楼等建筑中的应用。推广应用高效电气化应用技术与设备。探索开展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示范工程。

  2.强化既有建筑节约能源改造。推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约能源改造,提升公共建筑能效水平。积极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室内舒适度。探索节能改造与老旧小区公共环境整改治理、适老设施改造、基础设施和建筑使用功能提升改造统筹推进的节能宜居综合改造模式,探索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技术路线,统筹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水改造。

  3.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推广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拓展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应用领域。鼓励和支持设定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基地,快速推进再生产品规范化、标准化,扩大再生产品应用场景范围。加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装备研发,研制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套装备。

  4.采用清洁化建筑施工方式。大力提高建筑施工现代化水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好施工现场噪声、扬尘、污水、建筑垃圾等处置工作,保证施工现场秩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合理制定建筑材料使用规范。

  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应用工程。加快部署“光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探索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新增300万平方米。

  既有建筑节能化改造工程。重点推进超大型公共建筑、节约型医院、节约型校园、节约型机关、绿色数据中心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开展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十四五”期间,我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新增500万平方米。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鼓励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路基路面材料、路面透水砖等新型绿色建材。开展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再生细粉活化技术、专用添加剂技术等研发。到2025年,全市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70%。

  1.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和组织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承运比重,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全力发展江海直达、干支直达运输,完善城市和农村配送网络,提升交通运输效率。

  2.推广使用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推进实施绿色、低碳运输工程,持续淘汰老旧车辆,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运输装备。提高城市公交、出租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机场转运、铁路货场等电动新能源运输工具的比例。加快长江干线及嘉陵江、乌江等流域船舶绿色升级,推动LNG动力船舶、纯电动船舶的改造,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加快布局氢能源产业,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

  3.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全面推广节能灯具、智能通风控制技术等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辅助动力替代等技术应用。推广粉煤灰、煤矸石、矿渣等工业废料和疏浚土、建筑垃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中的综合利用。推广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破碎卵石技术等建造技术的应用。

  4.全方面提升低碳、智能交通水平。推动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枢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推动跨部门、跨层级综合运输数据资源充分汇聚、有效共享。构建以“公共交通+步行”为主体的城市低碳出行系统,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提升交通运输网络效率。建设长江干线及嘉陵江、乌江等重要支流高等级航道。建设港口、铁路、公路货物运输枢纽集疏运通道。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四网融合”。

  推广清洁能源交通装备。在城市公交、出租车等领域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推进长江游轮节能技术改造。布局建设充电桩和LNG加注站。鼓励建设一批加氢示范站,加强氢燃料车辆使用宣传引导。

  推动设施建设绿色低碳化。推进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沥青冷(热)再生技术、水泥路面破碎再生技术、公路隧道照明节能关键技术、隧道智能通风系统技术、节能灯具等技术应用。推进高速公路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

  1.强化重点领域节能节水。加强服务过程中的资源能源规范管理,整体提升清洁化服务效率。针对学校、医院、商超、住宿餐饮等领域的主要用能环节,开展节约能源改造,广泛采用节能、节水、环保设备和产品。推动餐饮、娱乐、住宿、仓储、批发、零售等服务业采用节水技术和设备,推广使用节水型坐便器、淋浴器、水嘴等节水器具。从严控制洗浴、高尔夫球场、人工滑雪场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优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全面推广循环用水技术工艺和合同节水管理。推进餐饮油烟治理、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

  2.加强塑料综合治理。餐饮、娱乐、住宿、仓储、批发、零售等服务性企业要坚持清洁生产理念,改善服务规程,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推进宾馆、酒店、民宿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工作。推动电子商务、外卖、快递等行业包装减量与可降解包装替代、包装物循环利用,逐步减少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全面推广使用电子运单。推广应用塑料替代产品,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加大塑料废弃物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推动再生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快速推进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

  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工程。选择住宿、餐饮、电商快递、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等行业及学校、科研院所等公共机构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服务业清洁生产资源回收示范工程。选择住宿、餐饮、电商快递等领域,创建清洁生产资源回收示范单位,建设一批示范项目,推行标准化清洁生产管理,推动包装材料、包装容器等资源回收利用。

  支持骨干企业组织清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和装备的研制。围绕工业品绿色设计、能源低碳高效转化利用、多污染协调减排、污水资源化利用、农业节水灌溉及绿色防控、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方向,确立一批攻关项目,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加强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形成“推广、总结、提高、再推广”循环模式。

  清洁生产技术。支持电子电器、通信设施、机械装备、汽摩、化工等领域工业产品轻量化、节能降噪、资源节约等绿色设计方法研究。研发多能场复合的清洁切削、绿色近净成形、短流程制造等绿色低碳新型工艺。针对化工、建材、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开发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原料替代、聚氯乙烯行业无汞化等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替代技术。突破页岩气绿色开采近零排放等技术。开展绿色农药与化肥高效利用、重大病虫害演变与传播、畜牧水产健康养殖等研究。

  废弃物利用技术。研究大宗固态废料全链条资源化、生活垃圾资源化、垃圾高效焚烧发电、工业余热深度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创新垃圾精细化分类与回收新模式。

  清洁生产装备。研制全氢冶炼炉、交通自洽能源装备、江水源热泵、工业脱碳化成套装备、烟气脱硫脱硝成套装备、复合大气污染物高效协同处置成套装备、高效率节约能源离心式风机、节能燃烧机、新型垃圾焚烧装备等清洁生产装备。

  探索以园区为整体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园区属地政府、管委会、生产企业多方协同推进清洁生产工作机制。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试点,推动绿色化、循环化、生态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提升节能降耗减排综合能力。探索工业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机制和模式,形成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试点成果并推广应用。发挥园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树立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

  园区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工程。聚焦有色金属、化工、造纸等产业比较集中的产业园区,以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潼南工业园区、铜梁工业园区、垫江高新区等循环化绿色发展基础较好的园区为重点,试点开展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推行整体清洁生产模式,创建5—10个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基地)。

  企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聚焦化工、钢铁、建材、农副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带领企业开展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改造,创建10—20家清洁生产试点示范企业。

  鼓励和支持具有技术专长的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中心、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技术服务咨询机构落户。支持本土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逐渐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咨询服务企业创新服务模式,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咨询、审核、评价、认证、设计、改造等“一站式”综合服务。规范清洁生产咨询服务市场,探索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清洁生产服务支付机制。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发展节能产品制造及服务、环保装备制造及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绿色转型制造及服务、低碳产业。

  技术咨询服务产业。引进一批具有清洁生产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中心、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技术服务咨询机构。培育壮大一批本土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支持能源管理、环保、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绿色工业产品及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等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10—20家规模大、综合能力强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

  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积极打造重庆中心城区、万州、潼南等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节能装备及节能电器、仪器仪表控制设备、绿色节能建材、节能照明及节能显示、大气污染防治装备、水污染防治装备、土壤污染防治与固废处置装备等节能环保产品和装备,培育环保装备制造规模企业30家。

  全面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审核,逐步加大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模式创新,鼓励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价认证。建立清洁生产水平诊断清单,推行分级管理及差别化清洁生产审核。探索将排污许可证申领、登记与实施情况纳入审核内容,以清洁生产审核支撑排污许可证科学核发。推动清洁生产审核与节能审查、节能监察、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究将碳排放指标纳入清洁生产审核。

  建立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诊断清单和清洁生产审核分级管理名录。征集20—30家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支持绿色低碳改造。探索建立碳核查、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审核联合实施机制。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策略为导向,共谋区域清洁生产协同推进机制。共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全方面推进成渝地区绿色低碳制造,大力推动食品、轻工、纺织、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加快推行成渝两地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共同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试点。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快速推进现有煤电机组优化升级,协同有序推进两地“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共建绿色城市标准化技术支撑平台,完善统一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联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绿色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实施重大绿色研发技术与示范工程。

  技术信息共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绿色工程研究中心。征集清洁生产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共建共享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数据库。

  清洁生产共推。建设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开展畜禽养殖协同管理。建设成渝地区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川渝省际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效能。推动重点区域和行业减污降碳清洁生产协同试点。

  财税金融共享。建立跨区域合作项目地方留存部分财税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组织协调,及时总结分析工作进展,推动本方案实施。相关市级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各区县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大力度鼓励和促进清洁生产,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清洁生产重点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措施。

  积极探索有效方式,统筹各级资金,支持清洁生产工作。继续落实国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等税收优惠政策,确保政策应享尽享。全力发展绿色金融,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鼓励重庆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支持企业扩大清洁生产投资。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产品服务创新,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提高绿色保险保障水平。将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依法列入企业经营成本。

  探索建立全市清洁生产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清洁生产法规政策、清洁生产审核方法、行业专家信息等相关资源信息的公开。强化清洁生产管理人才和技术服务人才的业务水平,组建高效的人才队伍。积极组建清洁生产专家库,开展多层次的清洁生产指导。组织技术力量对清洁生产技术做全面调查研究,整理汇编清洁生产技术方案,定期发布,指导企业完成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应用,探索将其作为阶梯电价、用水定额等政策制定的依据。建立完整清洁生产激励制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表彰和奖励。深入宣传清洁生产理念和典型案例,广泛交流清洁生产技术、法规政策、管理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清洁生产氛围,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16日,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湖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总体目标为2030年前,全省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人居环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21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推动高效直流电器与设备应用。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16日,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关于印发《天津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建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应用,提高太阳能、空气能、生物质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应用规模。加强可再生能

  8月15日,广东省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试点项目和“光储直柔”建筑试点项目申报的通知》,明确申报范围为深圳市已建或在建的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光储直柔”系统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同时明确,申报主体方面,由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建筑设计企业单独申报或联合有关单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西全面统筹和加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融资工作助力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聚焦重点镇、中心镇、历史背景和文化名镇,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加快完善城镇

  光储直柔系统是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以源荷互动方式实现与电网友好交互的新型建筑配用电系统。海量的光储直柔建筑作为用户侧灵活性资源,是解决高比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接入电网的波动性和随机性问题的有效路径。7月6日~7日,以“光储直柔助力实现零碳用电”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光储直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27日,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鼓励有条件的公共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河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全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建设多元化供气体系。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多种形式可再生

  7月24日,大鹏新区关于进一步明确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知指出,2022年4月1日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新建、改扩建项目,或无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涉及围护结构、机电系统改造的装饰装修类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应严格执行《建筑节能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24日,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有关要求的通知。文件提出,积极推广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光伏规模化应用)及“光储直柔”建筑试点建设。2022年4月1日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新建、改扩建项目,或无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

  7月12日,一所“会自己发电的小学”——坪地六联小学登上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该项目由国电投城投(深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近年来,为落实集团公司在能源方面的新部署,推动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国电投城投(深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在深圳市龙岗区积极开展综合智慧零碳项目的开发及建设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7日,浙江慈溪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更新购置37辆6.5米系列纯电动公交客车。主要技术规格:6500mm-6650mm系列纯电动双开门空调公交车,电池储能量(kwh)≥140kwh,预算为64万元/辆。详情如下:(编号:QTGGZY2023112)慈溪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更新购置37辆6.5米系列纯电动公交客车项

  “现在买新能源车很划算,算上各项优惠政策便宜了几万元。车很环保,续航表现也不错,经济又实惠。”最近,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村民曹富平买了一辆吉利银河L7。“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政策助推下,新能源汽车正加快进入农村市场。但一些地区仍存在充电桩设施不完备、车型适配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7日,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绍兴市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件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紧紧围绕“有人建、有人管、可持续”要求,加快城乡充电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创新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回应“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怎么样确定车辆购置税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表示,为配合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创新发展,从引导和规范的角度,允许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的“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以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作为车辆购置税征税对象。为准确区分不含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9月1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方案》提出,组织并且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加快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研究探索推广区域货运重卡零排放试点,

  当地时间9月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出席第2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尼总统佐科、老挝总理宋赛、文莱苏丹哈桑纳尔、柬埔寨首相洪玛奈、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越南总理范明政、泰国外交部次长萨兰、东盟观察员东帝汶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5日,上海启动10米高一级纯电动城市客车采购及电池租赁服务招标。此次招标预算总金额12240万元,需采购60辆纯电动公交车以及60套电池的租赁,包含维护、检测、监控、整套箱内火灾抑制装置、车载第二终端等。其中不含动力电池的纯电动公交客车招标控制价100万元/辆,动力电池采用

  8月31日,黑龙江省高速路网首座蔚来充换电一体站正式在京哈高速运粮河服务区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标志着交投集团向建设可持续能源系统迈出重要一步,对交通领域减少碳排放、促进新能源应用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运粮河服务区是位于京哈高速的综合性服务区,服务区配备加油站、充电桩及光伏发电设施,提供交通接驳、

  9月5日,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邀请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和组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的公告。产品类别为固定式梯次利用电池,产品为不间断电源用电池组(UPS)和应急电源用电池组(EPS)。详情如下: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据企查查显示,8月28日,合肥丰油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成明,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营业范围含成品油零售、批发、新兴能源研发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充电桩销售等。根据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深圳市丰驰顺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顺丰运力(广东)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7日,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绍兴市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件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紧紧围绕“有人建、有人管、可持续”要求,加快城乡充电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创新运

  9月7日,记者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截至8月底,浙江已建成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11.95万个,私人充电桩92.92万个,合计数量超百万。今年1至8月,浙江全社会充电桩充电电量34.0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0%。近年来,浙江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步伐。截至8月底,浙江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4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贯彻落实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具体举措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18日,固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固原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支持建设分布式新能源,优先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设低碳、绿电园区。深入开展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4日,重庆市经信委公布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59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田水松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建议》(第0599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同比增加69.8%。上半年,公共充电桩增量为35.1万台。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31日,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石家庄市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指南(暂行)》的通知。文件提示,新建居住区要落实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确保固定车位按规定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预留安装条件的应满足直接装表接电要求。直接配建的充电基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推进战略骨干通道、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港航设施、现代化机场、物流枢纽等现代物流交通体系,以及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通道、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邵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邵阳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公共停车场按照“应装尽装”的原则增设充电基础设施,各级公共机构停车场,要按照停车位10%比例配建充电设施(少于10个车位的停车场配建充电设施不少于1个)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3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完善城市公共充电服务网络,优化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布局,逐步实现农村地区充电设施有效覆盖,基本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服

  “以前这座充电站只有两台充电桩,有时候赶上人多还得排队,今年这里扩建成了4台桩,几乎没再排过队,方便多了。”8月29日,北京市顺义区电车汽车车主王超连连称赞国网北京顺义供电公司完成北石槽供电所院外公共充电站扩建工作。目前,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60万辆。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以满足客

上一篇:东莞卫胜姑苏艾莱胜涂布机加热节能环保专家

下一篇:苹果搭车安全夜 披上“马甲”价翻倍

[返回上级]